有学者认为,要评价作为明清之际历史人物的施琅,首先不能站在明朝的立场上,更不能充当明朝的遗老遗少,要客观地认识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,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成员。在此前提下,对施琅作出评价,就会比较客观,比较接近事实。
首先,来看看施琅叛变的大略经过。施琅青年时个性极强,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。顺治八年(1651),施琅因反对郑氏“舍水就陆”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,与郑氏产生了尖锐的分歧。次年4月,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曾德,然而曾德原在郑氏军中地位较高,虽一度隶属于施琅部下,无论犯法与否,也无论施琅是否已经解除兵权,施琅都无权擅自将他处斩。于是,郑成功盛怒之下便将施琅及其父施大宣、其弟施显投入牢中。施琅被捕后竟然奇迹般地逃到大陆,藏在副将苏茂家中,并请人从中调停。但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调解,反而派人前去刺杀施琅。行刺失败后,郑成功一怒之下于7月间竟把施大宣、施显处斩,将施琅逼上了投清之路。施琅得知消息后,遂死心塌地投靠清朝政府,一意同郑成功为敌。